M1500防水层-聚合物改性沥青桥面防水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5-07-18
-
M1500 混凝土渗透防水剂:通常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如硅酸盐、表面活性剂等,能渗入混凝土内部,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凝胶状物质,填充混凝土毛细孔,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1。
-
聚合物改性沥青粘结防水涂料:以石油沥青为基料,添加 SBS、APP 等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化学助剂等进行改性而成。通过改性,使涂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裂性和粘结性。
-
基层处理:首先用钢丝打磨机打磨清理桥面混凝土面层,清除水泥浮浆、钢筋等尖锐突出物、污染沉积物等,然后用压缩空气和清水冲洗干净,要求基层表面粗糙度 3-5mm,基层必须平整、牢固结实。
-
喷涂 M1500 混凝土渗透防水剂:在清理干净的桥面上,采用机械喷涂的方式均匀喷涂 M1500 混凝土渗透防水剂,一般需喷涂二涂,使渗透深度达到 10-30mm。
-
喷涂聚合物改性沥青粘结防水涂料:待 M1500 防水剂实干后,进行聚合物改性沥青粘结防水涂料的喷涂。先喷涂底涂,在底涂中掺加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便于涂料渗入基层毛细孔隙。底涂实干约 8 小时后,再均匀喷涂第二遍涂料,喷涂时要安排技术熟练的工人,注意每遍涂刷的用量,确保防水层厚度在 1.0mm 左右。
喷涂聚合物改性沥青粘结防水涂料
-
材料质量控制:M1500 防水剂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粘结防水涂料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进场时需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密度、固含量、粘结强度等指标的检测。
-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基层处理应符合要求,喷涂施工时要保证喷涂设备的正常运行,控制好喷涂压力、角度和速度,确保防水层均匀、平整、无漏喷、无堆积现象。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在雨天或预计涂料未表干前下雨时施工。
-
成品质量控制: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质量验收,检查防水层的厚度、平整度、粘结强度、不透水性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修补或返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