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P双组份反应型树脂基层处理剂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介绍:
一、地基基础工程
1、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基槽验收。
2、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3、地基强度或承载力检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4、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5、桩基础承载力检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6、对于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应有经设计单位确认的地基处理方案,并有处理记录。
7、填方工程的施工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二、钢筋工程
1、确定细部做法并在技术交底中明确。
2、清除钢筋上的污染物和施工缝处的浮浆。
3、对预留钢筋进行纠偏。
4、钢筋加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钢筋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保证钢筋位置的措施到位。
8、钢筋连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9、钢筋锚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0、箍筋、拉筋弯钩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1、悬挑梁、板的钢筋绑扎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2、后浇带预留钢筋的绑扎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3、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三、混凝土工程
1、模板板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2、模板板面的平整度符合要求。
3、模板的各连接部位应连接紧密。
4、 竹木模板面不得翘曲、变形、破损。
5、框架梁的支模顺序不得影响梁筋绑扎。
6、楼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应考虑各种工况的受力情况。
7、楼板后浇带的模板支撑体系按规定单独设置。
8、严禁在混凝土中加水。
9、严禁将洒落的砼浇筑到混凝土结构中。
10、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1、墙和板、梁和柱连接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2、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3、混凝土构件的尺寸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4、后浇带、施工缝的接茬处应处理到位。
15、后浇带的混凝土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时间进行浇筑。
16、按规定设置施工现场试验室。
17、混凝土试块应及时进行标识。
18、同条件试块应按规定在施工现场养护。
19、楼板上的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结构设计承载能力。
施工技术要求
1、桥面处理要求:
桥面板应防水粘结层施工前,应根据桥面板实际情况,选择喷砂、抛丸、精铣刨等的方式,对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进行处理,清除浮浆,杂物,除去过高的突出位置。
桥面板应干燥,清净,在桥面外理之后应用水冲洗,保证表面清洁,不得有可见灰尘、油污和其它污物等二次污染,施工之前确保水泥混凝土桥面板干燥、洁净、无明水。
2、施工方法:
防水层施工:本品为双组分液态物质,施工时,将A/B两种组分倒入适当大小的容器中,搅拌3~5分钟均匀即可。
产品介绍:
EPP双组份反应性树脂基层处理剂是一种高分子的有机反应型化合物,以环氧树脂和基质沥青为基础,通过添加多种优质功能助剂,再经过改性和复配等工艺制备而成的双组份基层处理剂,成型后具有粘接强度高、抗拉伸性能高、耐候性能好的特点。
产品性能特点:
1、将A组份树脂与B组份硬化剂混合,对众多底材具有高附着力。
2、固化后的涂膜具有高强坚韧、耐腐蚀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
3、涂膜收缩小、硬度高、耐磨性好、电气绝缘性能优异。
4、有机溶剂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较低,不会出现空气污染,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5、该混合涂料可在温和潮湿的环境中固化,干固时间合理,保证高交联密度。
6、不含溶剂和水,可用于多种基层,应用范围广泛。